作曲家·简介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n Sebastian Bach)

 德国作曲家巴赫生于爱森纳赫市的音乐世家。 在巴赫一家几代人中间曾出现数十名音乐家。 J.S.Bach自幼显示音乐才能,最早从父母学小提琴、管风琴。 十岁失去双亲后,由其兄J.C.Bach培育,钻研音乐。十八岁在阿恩斯塔德任教堂管风琴师,并开始作大和唱古钢琴曲。1707年二十二岁移居缪尔豪森,1708-1717年在魏玛任宫廷管风琴师和宫廷乐团合奏长。在这九年其间创作了许多重要作品, 如管风琴曲《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c小调幻想曲与赋格》、《c小调帕萨卡利亚与赋格》等。1717-1723年在寇顿任宫廷乐长 时期所作的重要作品有历史上最早将十二平均律系统地应用与创作 实践的《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以及古钢琴曲《半音阶 幻想曲与赋格》、《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无伴奏大提 琴组曲》、《勃兰登堡协奏曲》等。后到莱比锡任圣多马斯教堂及 其附属歌唱学校任校长和教师,直至在当地去世。虽然巴赫在莱比锡 的二十七年工作繁重,甚至要教学生拉丁语,但是依然创作了大量的 作品,其中包括《马太受难曲》、《音乐的奉献》。他的代表作还有 《管弦乐组曲》(四首)、《g小调赋格》,古钢琴《法国组曲》、 《英国组曲》、《帕蒂塔》各六套,以及大量管风琴曲等。 巴赫与亨德尔同为巴洛克音乐的集大成者,作品采用的体裁 广泛多样,多以复调写成。他的作品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内容有深度, 作曲技巧上革故鼎新,形式丰富多彩,对世界各国的音乐发展产生了 深远影响。巴赫没有作过吉他曲。但是,其吉他改编曲近些年来在 国际乐坛上越来越显得重要。甚至可以说,古典吉他演奏会上巴赫 作品所占的份量日益加重。为此,这里附上近些年来录制唱片的巴赫 的主要吉他改编曲曲目。曲部表中的"BWV"是"巴赫作品目录"德文 原文的缩语,专用于巴赫作品的编号。巴赫作品改编曲的版本有多种, 曲目表中列举的只是其中主要的一小部分。巴赫作品的吉他改编曲目 有相当一部分原是鲁特曲。这是因为:虽然鲁特琴的形状与曼陀林相似, 但是其乐器性能与吉他几乎相同的缘故。
[主要吉他改编曲]
《赋格曲》(选自《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第一首》 ,g小调,BWV1001 之2)
《西西里舞曲》( 同上)
《萨拉班德及其复奏》( 选自《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第一首》 ,b小调,BWV 1002)
《布列》( 同上)
《行板》( 选自《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第二首》,a 小调,BWV1003, 塞戈维亚编曲)
《无伴奏小提琴组曲第二首》 ,d小调,BWV1004, 山下和仁与塞戈维亚编曲)
《夏空舞曲》( 选自《无伴奏小提琴组曲第二首》,BWV1004)
《赋格曲》( 选自《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第三首》 ,C大调,BWV1005)
《无伴奏小提琴组曲第三首》,E 大调,BWV1006)
《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第一首》(G 大调,BWV1007, 杜瓦特的改编曲为D 大调)
《前奏曲》( 选自《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第一首》)
《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第三首》(C 大调,BWV1009, 杜瓦特的改编曲为A 大调)
《库郎》( 选自《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第三首》, 塞戈维亚改编曲为A 大调)
《布列》( 选自《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第三首》)
《加伏特》( 选自《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第五首》,BWV1011)
《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第六首》(D 大调,BWV1012, 山下和仁编曲)
《加伏特》( 选自《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第六首》, 塞戈维亚编曲)
《前奏曲第一首》( 选自《平均律钢琴曲集》,BMV846)
《赋格》( 选自《平均律钢琴曲集》,BWV847, 普霍尔编曲)
《e小调鲁特组曲》 (BWV996)
《阿勒曼德》( 选自《e小调鲁特组曲》 ,塞戈维亚编曲)
《布列》( 同上)
《c小调帕蒂塔》(BWV997,鲁特 曲)
《前奏曲与赋格》(选自《c小调帕蒂塔》 ,BWV997,鲁特曲)
《萨拉班德与基格》(同上)
《前奏曲、赋格与快板》(降E大调,BWV998,鲁特曲)
《小前奏曲》(BWV999,鲁特曲)
《加伏特》(选自《E大调鲁特组曲》,塞戈维亚编曲)
《G弦上的咏叹调》